丝网花是一种新奇、时尚的扎花艺术,它主要以色彩鲜艳的丝网为主要材料,辅以金属丝再配以其他材料手工扎制而成。12月7日,在市综合实践基地二楼丝网花制作功能教室,孙婷娜老师正热情耐心地教市十二中滨江校区初二年级的同学们如何制作五彩缤纷的丝网花。同学们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形式,绕铁丝、选颜色、扎花瓣、缠枝叶等,每个步骤认真仔细地学着,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丝网花,最早起源于日本,由于制作丝网花的基本材料是普通的丝袜,也被称为“丝袜花”。丝网花质地好,色泽多样,花形逼真犹如鲜花一般,可根据个人要求进行选择搭配,不易褪色,历久如新,清洁起来亦相当方便,欣赏及装饰效果颇佳。丝网花的显著特点是可塑性强,扎好基本形状后,可以任意变换成花卉、植物、动物等各种形态,深得广大青少年青睐。今天有机会亲自动手制作丝网花,同学们既感到很有趣,也显得很兴奋。
动手动脑,心灵手巧。与普通课堂不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突出实践、探究、体验、创新。孙老师把本节课设置为观察精美的丝网花实物、介绍丝网花的由来和制作的一般方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制作丝网花、精彩展示、心得交流共五个环节,让同学们在课程的学习中构建自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意识,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领悟爱与美的情感,培养和发展同学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就这样,在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讨论与合作下,一束束色彩绚丽、形态逼真的丝网花精美地呈现出来,清新雅致,惟妙惟肖。在展示与交流环节,陈文静同学说“通过亲手制作丝网花活动,感觉到每一个细节都要努力完成,细节决定成败”;汤城睿同学说“今天丝网花是我们五个同学一起完成的,大家都很用心,在这次学习制作过程中,我们感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理解、支持、包容是我们完成作品的关键”。十二中滨江校区教务主任叶祥杰和三位老师自始至终观摩了“丝网花制作”这节课,认为“丝网花制作”这门课培养同学们动手动脑,并从中体会很多道理,具有实践性、发展性和教育意义;他们对同学们的精彩表现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丝网花制作”是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为参训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该基地根据参训学校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菜单式”呈现出来,供参训学校师生选择。目前,课程设置为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主题教育四大模块,共开设60门必修、选修课程。办学近三年来,该基地坚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办学宗旨,秉承“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校训,树立“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育人理念,建立“基地+学校”的互动教育模式,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快乐、成功,感受创造、成长。
(市实践基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