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安徽工程大学体验产业学院院长薛保红带队,就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数智化发展现状对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专家团队深入市实践基地考察,参观主题教育场馆和特色教室的数智化设施,并听取数智化发展工作汇报。在座谈会上,大家围绕数智化建设瓶颈、实践育人形态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薛保红教授指出,基地在数智化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未来需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推动数智化与研学实践教育深度融合。
目前,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深度聚焦数智教育创新,构建起多元化的实践课程体系。避障机器人课程通过图形化编程界面掌握路径规划、传感器应用等核心技术;3D 打印技术课程,学生从设计到完成立体模型,亲手打造创意作品,激发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体验现代智慧温室大棚的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等,在实践中理解智慧农业运作逻辑;此外,基地运用 AR/VR 技术、引入讲解机器人,全方位提升课堂沉浸感与趣味性。
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师资培养,都在不断探索。在数智化教育师资培养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交流,选派骨干教师参与数智化教育专题研修活动,与各地同行交流教学经验。此类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数智化教学能力,还为学校带回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助力培养适应数智化时代需求的学生。展望未来,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将继续深耕数智化建设,以技术创新驱动教学变革,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升级教学场景,探索更多元化的数智课堂。(供稿人: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