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组织市第五中学2025级初高中西藏班近100名师生,走进铜陵市档案馆“江南解放第一城”主题展览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生动开讲,同学们在沉浸式参观学习中感悟渡江精神,了解铜陵市情和铜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在庄严肃穆的展厅内,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循着历史的脉络,依次参观了六大展区。从序厅象征军民同心的大型雕塑,到记录中央军委运筹帷幄的珍贵电文;从再现“老虎团”英勇登陆的文心洲场景,到展示马毛姐等英雄船工感人事迹的专题陈列……一段段厚重的历史、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个个英雄的故事,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位同学的心弦。来自雪域高原的同学们尤其对“军民团结”的篇章感触颇深,深刻体会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
同学们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穿越”历史,化身渡江战士;在触摸屏前仔细探寻铜陵76年来的发展足迹。这种寓教于乐、融学于行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思政教育不再是书本上的枯燥文字,而变成了可触、可感、可互动的鲜活体验。活动最后,当同学们站在那面于2024年4月21日——铜陵解放75周年纪念日——在天安门广场升挂的五星红旗前时,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这面特殊的国旗,是铜陵作为“江南解放第一城”光荣历史的最佳见证,也将激励着各族青少年共同守护这份荣耀,携手创造未来。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渡江战役的历史和“坚定信念、敢于胜利、军民团结、革命到底”的渡江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惜今天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的美好生活。本次实践活动是实践基地精心策划的“行走的思政课”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利用铜陵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思政课堂从校园延伸到社会,让历史档案成为生动的教材,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将继续深挖本地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打造更多精品实践课程,让“行走的思政课”走得更远、走得更深,真正成为赋能青少年成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供稿: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