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衢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学校的师生们怀揣求索之心奔赴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铜陵,开启了为期三天两夜、以“探秘铜都文化,乐享地质奇缘”为主题的研学之旅。青铜的厚重与山水的灵秀在此交织,为少年们铺展出一幅熔铸古今的壮阔画卷。同学们穿梭于历史与现代之间,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收获知识、感悟成长。
探秘铜都,青铜叩响千年回音。衢州师生们来到铜陵市博物馆,驻足于馆内陈列的青铜礼器、古矿冶工具前,耳畔仿佛回荡着商周时期铜矿开采的历史回响,件件器物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与铜共生共荣的传奇。斑驳的铜锈下,是先民们“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冶铸盛景;精美的纹饰里,藏着铜陵作为“中国古铜都”三千年不辍的铜脉传承。师生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中追溯铜都之魂,从文物史诗中触摸千年匠心,在古代铜艺里感受铜文化的历史厚重。随后,同学们还体验了特色课程——铜版画制作。大家手握小锤,在铜板上细细敲琢,亲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铜版画作品。当精美纹样慢慢呈现出时,大家真切体会到:“铜不只是冰冷的金属,更是能被赋予温度与故事的文化载体。”
交融古今,匠心传承悠悠铜韵。时光在犁桥水镇的青石板上流淌,也在1978文创园的钢筋骨架间奔涌。衢州学子穿梭于古镇白墙黛瓦间,在斑驳的马头墙下,透过百年的木雕花窗,循着炎炎日光沉浸于古镇的小桥流水中,在潜移默化中更深入地了解犁桥水镇的历史底蕴。文创探新,在古今碰撞中看见铜的新生。随后,衢州师生走进铜陵1978文创园,现代炼铜工业记忆扑面而来。老厂房改造的艺术空间里,铜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斑驳的管道被改造成艺术装置,曾经的冶铜工具成为独特摆件,文创园内各种铜元素的创意作品和展览,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铜都从“工业硬核”到“文化软实”的转型之路。学子们还体验了铜勺锻打课程,同学们亲自上手,尽管手臂酸痛,却都坚持完成自己的工艺作品,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体验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乐享奇缘,大地之书页页玄机。研学最终章落于浮山地质公园,在这里衢州师生研游地质奇观,读懂自然密码。奇峰峻岭间,火山熔岩凝固成天然的山石褶皱。“为什么浮山的石头长得这么特别?”“这些岩层里藏着怎样的地球岁月?”带着一连串疑问,衢州学子们实地观察,聆听讲解,指尖抚过山石凹凸的肌理,仿佛触摸到远古大地奔流的热血与呼吸,逐渐读懂了这片土地的“地质密码”,更明白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意义。面对火山岩壁上千年风雨蚀刻的蜂窝孔洞,自然伟力塑造的奇观,恰似一部无字天书,将“沧海桑田”的恢弘命题深深烙印于孩子小小的心灵中。在地质公园内,师生们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也对地质学产生了了更浓厚的兴趣。浮山地质公园的研学之旅,为此次行程画上圆满句号。
三天的研学时光短暂而充实,衢州师生们在铜陵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大巴启动,少年们倚窗挥别铜都山水。三天的研学时光如同一把钥匙,为衢州学子开启了铜陵深藏的文化矿脉与地质瑰宝。这不仅是一次地域文化的探访,更是一场知行合一的成长历练。未来,铜陵与衢州将继续携手,让更多孩子在行走的课堂中,进行跨越山水的叩问与追寻,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遇见更广阔的世界。(供稿人:赵静)